讓青春在勞動中飛揚——記實外校內(nèi)社會實踐活動
實外的校內(nèi)社會實踐活動和勞動教育緊密結(jié)合,通過全校各班每天輪流值日,穿上紅色的工作服,做學校的管理者、服務者和勞動者,體驗各種校內(nèi)工作,讓同學們發(fā)揚光榮的勞動精神。
輪值班級的同學們衣著整齊,溫和有禮,所到之處盡是文明示范的榜樣。他們對全校師生的出勤進行記錄,參與教室衛(wèi)生的考評和督促。錯峰時段里,負責巡查同學們的運動安全。當然,紅背心的社會實踐體驗更豐富。每天下午,社會實踐中心的老師都會精心安排1個小時,為同學們開展勞動技能輔導。
實驗室里,同學們在實驗員的指導下,熟悉學科常規(guī)實驗項目及其所用器材,按規(guī)范要求做好實驗器材的安全維護和分類管理工作,針對不同的實驗工具進行清洗、保養(yǎng)和維護,確保器材完好可用。
食堂里,同學們來到后廚,與食堂阿姨一起制作包子、饅頭和各種點心??吹阶约旱膭趧映晒蔀槿熒募硬?,同學們樂此不疲。幫廚勞動是增強勤儉節(jié)約意識的最好教材,也是同學們理解勞動教育的有效途徑。
“紅背心們”來到圖書館,體驗小小圖書管理員崗位。在老師的指導下,同學們開始清點圖書,分類整理書籍。同時,在圖書館老師的指引下,學習圖書館管理系統(tǒng),了解圖書借記的規(guī)則,加深了對公共管理系統(tǒng)的理解。
玻璃房外,同學們充分發(fā)揮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,開始了手工勞動。在手工勞動中,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所有用到的原材料都是同學們平日里收集的廢舊物,將廢舊物品二次利用,能夠喚醒同學們的環(huán)保意識,這也是充分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途徑。
勞動不僅是一次豐富校園生活的實踐體驗,更是同學們作為校園小主人翁的責任和義務。當自己的付出能夠帶來清潔干凈的環(huán)境,給老師和同學們帶來愉悅的心情,同時自己也可以獲得新的體悟,此刻的勞動,就已經(jīng)成為回饋和愛!
撰稿 | 付曜愷、胡蘊藍
編輯 | 楊陽
審核 | 楊靜、郭歡